中共汉中市委办公室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高质量推动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高质量推动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实践要求,聚焦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牵引“三市”共建、以“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六个中心”的战略部署,围绕“新基建”建设方针,坚持交通先行、交旅融合,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促进全市交通与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全方位展现汉中交通区位优势、独特文化魅力、宜居宜游品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索汉中模式、贡献汉中力量。
(二)试点目标。以公路为载体,充分发挥交通对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先行引领作用,全力打造通景线、风情线、民生线、旅游线、振兴线,构建串联秦岭巴山人文历史、山水休闲旅游的环线公路网络;围绕“安全性、畅通性、观赏性、体验性、服务性”突出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快进+慢游”交通网络,丰富旅游交通产品供给,满足公众旅游交通综合需求,促进区域交通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旅游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打造“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交通旅游大环境。
到2023年,秦巴深山环基本建成,交通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安全高效、绿色畅通,初步建成集两汉三国、汉源文化、生态旅游、休闲体验、科技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风情走廊,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到2025年,在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运输组织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交旅深度融合发展,3A级及其以上景区旅游快速专线或旅游公交专线通车率100%,旅游交通客运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建成多个交旅融合综合服务区和文化宣传特色节点,完成交旅融合信息平台建设,基本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完成《陕南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试点成果。
二、试点任务
(一)畅通旅游网络。着力完善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联的“米”字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全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把汉中打造成为陕西南下出海、川渝北上西进的西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实施“干线主骨架+整治养护+旅游支环线”建设工程,强化多种运输方式畅通连接,消除单进单出、断头路,实施改造低等级道路,改善“肠梗阻”路段,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提升道路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基本建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秦巴深山环线、国道108汉中段、留坝境内“国道316+国道244+高江路”旅游环线为重点,建成国道108洋县县城、金水过境公路,省道221留坝张良庙至营盘路段、省道317宁强县城过境公路等干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国道108佛坪大坪峪至袁家庄公路、省道317瘦牛岭隧道及引线工程等生态观光线、产业园区专线和旅游交通环线,推动重点景区通二级公路,推进红寺湖、龙头山、华阳古镇、骆家坝古镇等景区及黎坪、紫柏山等国家公园连接道路改造。
(二)建设旅游风情走廊。深度挖掘道路沿线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景观节点,体现地域特色主题,彰显文化魅力,建设以两汉三国、汉源文化、生态旅游、休闲体验、科技观光为一体的旅游风情走廊。充分利用乡村道路、河道岸堤和河谷溪流建成层次丰富、风情各异的城乡绿色休闲小景点、小公园,提升深山环品味,打造“慢游、休闲、风情”旅游环线。加大道路两侧治理工作力度,加强沿线生态保护智慧化监管,以“挡、清”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整治,提升道路两侧绿化文化品质和四季景观效果。严守生态红线,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培育沿线高端多元化产业带,带动沿线传统优势产业、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旅游服务聚集带和创新经济走廊。
(三)完善服务设施功能。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提升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路沿线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设置停车区、观景台、公路驿站、旅游综合服务区、露营地、标准化厕所等,优化提升停车、购物、餐饮、休憩、补给等功能体验。完善标识标牌,确保清晰、规范、富有文化特色。优化道路资源,构建安全满意的游客服务体系,做实做优服务区综合服务功能。围绕重要景区,全面提升养生养老、主题体验、休闲娱乐等文化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积极发挥旅游公路宣传窗口作用。
(四)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完善景区预告、指引标识系统,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全景漫游展示系统,利用路域空间、可变信息标志、APP、漫游系统等,展示旅游导览、景点介绍、信息查询、设施分布、抢险救援、智慧停车、活动资讯等多种信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旅游线路和相邻道路信息,以及景区车流量和人流量、空气质量、天气等信息,方便游客出行,打造功能完善、智慧随行的信息化服务系统。搭建交旅融合感知平台,建立景区智慧停车系统、旅游定制包车系统、客运站场客量调查系统等,全面提高交旅融合信息服务水平。
(五)打造旅游交通客运品牌。构建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打造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依托公共交通,实现沿线县城交通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旅游镇运输服务站全覆盖。打造国道108平川段城际公交运输精品品牌,开通连接城乡旅游快速专线、旅游公交专线,提升公共交通自助游质量,实现全市旅游公交山水画卷客运品牌标准化。突出重点路线,开展体验式营销,大力宣传自驾游、徒步游,通过开展达人秀、达人访谈、网络直播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自驾游的魅力。完善旅游客运服务功能,构建站运一体、服务综合、安全满意的游客服务体系,全方位打造自助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全球汉人老家研学之旅”“汉文化旅游节”“最美油菜花海”“朱鹮国际论坛”等品牌节会活动的影响力,为交旅融合发展增人气、聚财气、提名气。挖掘利用汉中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效益,创建交通旅游文化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市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分管交通运输工作的副市长兼任,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抽调交通、文旅等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工作专班,负责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实施、督导考评等。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县域内交通旅游融合试点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精心谋划设计,坚持规划引领,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浅山环、深山环”等“快进+慢游”综合交通路网和5个枢纽TOD为载体,高质量编制“内畅外联、综合立体、安全便捷高效”的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围绕旅游产业“全市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规划;突出交旅融合,编制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以试点为抓手,融合交通、文旅、路衍产业、自然生态等要素,形成高标准“山水画卷”实施规划;通过试点工作形成《陕南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指导意见》。
(三)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县区为主体、市县共建”的试点工作推进模式。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任务制定具体方案,并将任务细化至年,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动实施。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完成试点工作总体规划和行业项目的统筹,具体负责协调督导交通运输项目的组织实施;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县区做好试点公路沿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文旅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交通运输部门共同推进交通旅游融合试点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和年度建设任务,协同推进试点工作任务完成;县区政府作为实施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切合实际的试点方案、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
(四)强化资源整合。市、县两级要精心谋划项目,加大交通、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政策、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财政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投融资模式,建立市级交通投融资平台,提高交旅融合资金保障能力。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有效发挥旅游资源的带动、撬动作用,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撬动资本市场,多措并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完善多部门合作制度,探索建立“建、管、养、运”合作体系、多业融合体系。
(五)强化督导奖惩。市、县建立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调度推进机制,抓好工作部署、规划编制、项目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交通旅游融合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同时,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年度考核,对建设任务完成好、成效显著的县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进展迟缓、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的,按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