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生态文明新篇章,近年来,袁家庄街道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行动,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街道。
综合治理,水清岸绿再现生态美。针对河道流域保护问题,以“河长制”工作体系为抓手,对主要河流进行了系统性治理,实施河流综合整治,针对辖区5条主要河流开展清理整治,整治妨碍河道行洪隐患2处。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排查整治。河水变得清澈见底,河岸两边绿树成荫,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垃圾分类,促进乡村环境新面貌。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截至目前,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0余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00余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50余次,安装垃圾分类亭45套,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设置分类垃圾桶、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改善。
绿色屏障,植树造林巩固生态基础。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对重点道路沿线进行乱堆乱放清理,调苗栽种2000余株。重点推进生态林、经济林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夯实护林员、网格员职责,开展“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力度;及时做好本行政区域秦岭生态保护暨林(山)长制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构建生态廊道,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
巩固成果,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严厉打击秸秆焚烧、烟煤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大气污染防治是治污降霾,大气环境质量工作的重点,必须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确保大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管控措施,确保扬尘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扎实开展煤炭销售市场专项整治,做好夏季、秋收时节秸秆禁烧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通过不懈努力,袁家庄街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