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
初步核算,实现生产总值130502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82万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4574万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2846万元,同比增长9.1%。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7.7%、18.8%和63.5%。与2020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100万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9.12%。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0355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26669万元,增长7.5%;林业产值1349万元,增长5.5%;牧业产值10211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1208万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18万元,增长1.8%。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3568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增加值16020万元,增长6.5%;林业增加值867万元,增长5.5%;牧业增加值5419万元,增长4.3%;渔业增加值776万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86万元,增长1.7%。
2021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39604亩(稻谷8572亩,小麦1403亩,玉米12480亩,豆类3828亩,薯类13218亩,其它谷物103亩);油料种植面积3038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760亩;园林水果面积7402亩。
全县农业耕地面积34394亩,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604吨,农药使用量3428公斤,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8.3吨,地膜覆盖面积2642亩。
三、工业、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393万元,同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6836.6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981.5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99.8万千瓦时。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830万元,同比增长24.5%,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2.13%,较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6066万元,同比增长12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2.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7.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0.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4.2%,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6.8%,6.8%,86.4%。
创新方式抓招商,形成领导带头抓招商,全员参与齐招商,持续掀起大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热潮。全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17亿元,增长53.1%。
五、贸易、旅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79.4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完成零售额19754.9万元,同比增长15.4%。从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869.7万元,同比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609.7万元,同比增长14.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4298.1万元,同比增长15.0%;商品零售25181.3万元,同比增长13.9%。
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环境、景区景点建设进一步健全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拓展,全年接待游客22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8.01%;旅游总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30.45%。
六、交通、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70万元,同比增长4.2%。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2.2%,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0.2%。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5.4%;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0267户,宽带接入用户13663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总收入完成4476.1万元,同比下降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2万元,同比下降9.3%。财政支出91759万元,同比下降1.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57186万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0002万元,同比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91687万元,同比增长8.4%。
八、文化、卫生和教育
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2万册(含4万册电子书);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博物馆2个。
拥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70个,实有床位数157张。卫生技术人员287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5人,注册护士92人,药师(士)16人,技师(士)20人。
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3人,在校学生数102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0所,小学专任教师159人,在校学生160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数量10所,专任教师47人,在校学生962人,惠普性幼儿园占比为100%。
九、人口、民生和社保
年末全县总户数11706户,比上年减少41户。户籍总人口32360人,减少35人。其中,男性17297人,占总人口53%;女性15063人,占47%。乡村人口18206人,占总人口的56.3%;城镇人口14154人,占总人口的43.7%。出生人口94人,死亡人口61人。全县常住人口2.62万人,城镇化率为53.79%。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61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62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3元,增长10.9%。
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127人,失业保险参保1921人,工伤保险参保3326人,生育保险参保283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09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8298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3001人。
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个,床位430张,年末在院人数327人。城镇低保人数37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38.33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58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740.1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415人;优抚补助人数104人,发放抚恤金128.38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3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3万元。劳务输出8198人,职业技能培训17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十、环境保护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着力筑牢绿色生态屏障,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8.9%,PM2.5平均浓度1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2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97.9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单位GDP能耗0.2849吨标准煤/万元,降低率为4.742%。
注释:
1.本公告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
3.本公报中,财政收入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市政建设数据来自县住建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就业、社保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社会低保和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交通数据来自县交运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坪支行、中国邮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坪支行、佛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数据分别来自电信佛坪分公司、中国移动佛坪分公司、中国联通佛坪分公司、广电网络佛坪分公司;用电量数据来自县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