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坝镇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各项制度,以“田长制”为总抓手,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牢牢把握“望、闻、问、切、巡”五字诀,全方位构建耕地保护体系,耕地保有量和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全年稳定在6400亩以上,产量1430吨以上,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做好“望”字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耕地保护工作,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夜校等学习交流研讨方式,增强耕地保护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参与各类理论和业务学习430人次。科学分析耕地状况,结合耕地实际,配合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1050份,耕地保护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强。眼界向外,积极向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典型学习取经,通过对标对表,高效率、高质量地优化提升耕地保护管理。
做细“闻”字诀。畅通耕地保护的上下信息沟通渠道,以“四支队伍”、7名田长、52名网格员为基础,积极听取获取各类意见建议。在重点区位设置田长制信息公示牌,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及时制止和检举各类破坏耕地和违法占地行为。累计收集各类上报的问题线索和信息9条,全部登记备案,跟进处理。同时,积极让群众“听”,做好耕地保护的宣传引导工作,组织各级田长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耕地保护宣传850人次,悬挂宣传横幅60余条。利用微信群、视频媒体、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宣传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复垦等政策300余条,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
做深“问”字诀。聚焦问题,问计于民,服务于民,今年以来,开展入户走访800余户,现场解答政策法规问题200余条,解决群众耕种难题30余件。全面摸清辖区耕地“非粮化”情况,定制化、个性化推进“一村一策、一户一议”。聚焦问责,严格考核监督,逐级问责考核,通过激励奖惩,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
做精“切”字诀。精准把脉耕地保护现状,全面梳理总结问题症结,切实做到问题清,任务明,措施实。定期召开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以及田长制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党委会,全面部署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实施耕地保护的困难问题。完成了1200亩“非粮化”耕地的整治、修复农田灌溉堰渠5200米、完成旱地改水田、复耕土地30余亩。
做实“巡”字诀。建立巡查台账,班子成员包村、镇村干部包户、网格员包地块,常态化开展专项排查巡查,镇、村田长常态化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